推理大师 https://www.td010.com 提及Kyndryl(勤达睿)公司,很多人会觉得陌生,但提及2020年10月8日IBM公司的“世纪大分拆”,可能有人会恍然大悟。在这一天,IBM公司宣布分成为两家独立的公司,一家依然叫IBM,专注于混合云战略;另一家“新公司”是IBM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GTS)的基础架构管理服务业务,Kyndryl正是这家“新公司”,中文名为勤达睿。2021年11月4日,勤达睿宣布完成从IBM的剥离,当日在纽交所上市,配售后,IBM持有勤达睿19.9%的股份。 分拆前财报显示,2019财年,IBM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GTS)的营收为190亿美元,IBM总营收为771亿美元。分拆后,勤达睿成为全球最大的IT基础设施服务商。 在云计算与人工智能大时代,勤达睿到底是“弃子”,还是因为离开IBM获得了新生,勤达睿未来的路要怎么走,都为外界所关注。那么,当初勤达睿为什么要离开IBM?在离开IBM之后又活得怎么样? 1+1≤2,该分手了 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IBM出售和剥离过许多业务,包括网络业务、PC业务、x86服务器业务、芯片制造业务等,但剥离GTS业务是最大一笔。虽然IBM公司官宣分拆原因是,分拆后IBM能更聚焦混合云战略,新公司可以更专注于技术整合与运营服务,各自更专注并获得更大灵活性,但业界依然有很多猜想。 第一个猜想是GTS业务是不是低价值业务。按照IBM过去出售的皆为低价值业务的做法,外界很自然地给勤达睿套上了这样的附加印象。 第二个猜想是该业务与云计算紧密度是不是不高。IBM是要全力转型混合云才将之分割出去,也意味着勤达睿在云时代作用不大,如果作用大、如果与云紧密关联,为什么IBM要放弃它。 第三个猜想是IBM是不是遭遇了财务困境。迫于股东与董事会高回报和高增长的要求,IBM不得不分拆,以缓解财务上的增长压力。 勤达睿大中华区总裁郑军没有直接回应业界对于分拆的诸多猜测,而是用1+1是否大于2来回应关于公司及业务的“分”与“合”。“任何两个不同的业务在一起,都存在矛盾,如果两家公司、两个业务在一起的价值是1+1≥2 ,那么应该在一起;如果在一起的效应是1+1≤2时,则应该分开。现在看来,IBM与勤达睿继续在一起已经是1+1≤2,所以分拆是‘在合适的时间做了合适的事情’。”郑军说。 2009年,IBM GTS的营收为382亿美元,到分拆前的2019财年,GTS的营收为190亿美元,是其巅峰时营收的一半。应该说GTS在IBM这30年是成功的业务,而随着增长的放缓,也是到了GTS与IBM说分手、Kyndryl独立的时候了。 那么,勤达睿所从事的IT基础设施服务究竟是高价值还是低价值业务?此前郑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坦言,剥离与过去“被卖掉”的业务还是不一样的,这次被拆分出来的勤达睿,是作为一个完全独立的公司而存在,并且还是上市公司。剥离之前,该部门在IBM的年营业收入约为190亿美元,这个业绩是排名第二的竞争对手两倍之多。“所以,自诞生之日起,勤达睿就是全球最大的IT基础设施提供商。从这点来看,起点并不一样。”郑军说。 从财务的猜想来看,笔者认为IBM分拆勤达睿不排除一个重要原因——为了缓解财务上的压力。两家公司分拆完成之后,IBM董事长、首席执行官Arvind Krishna在公开信中重新介绍IBM:“今天的IBM战略更聚焦、技术更强大、财务更稳健,对平等、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承诺更坚实。”其提及的“财务更稳健”,意味着财务压力也是分拆的重要影响因素。 离开IBM,是得是失? 分拆后,IBM获得战略专注、财务稳健,那么新公司勤达睿获得了什么? 必须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在分拆前,作为IBM的一个部门,GTS的业务重心是为IBM软硬件产品整合提供服务。“而离开IBM之后,作为独立的上市公司,可以在IBM的技术之外,更有自由度地去选择一些过去我们不会去选择的合作伙伴。在传统基础设施服务、网络服务等基础上,只要是客户需要的技术,无论是数据服务,还是云服务、安全和可靠性服务,对于勤达睿来说,都将是新拓展的领域和业务方向。”郑军说。 在郑军的这段话中,包含三个维度的信息。其一是伙伴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勤达睿从IBM剥离之后,那些IBM云战略的竞争对手,都有可能成为勤达睿的伙伴和客户。事实如此,在宣布剥离后,勤达睿与微软、谷歌、Vmware、阿里云等展开合作,其伙伴和客户的生态、市场空间快速增强。 其二是技术路线与产品服务内容上发生变化。此前勤达睿主要以传统的IT基础设施服务、网络服务为主,业务的重心是企业的核心基础架构,那么离开IBM之后,勤达睿就有进一步做强其他维度的技术能力。 其三是目标市场和市场规模发生了变化。用郑军的话说,原来面对的是一个价值大概为2400亿美元的市场,而分拆之后,作为一个完全独立的公司,勤达睿公司有机会去拓展一个规模更大的市场,其评估的市场规模大概是4150亿美元,超出原业务规模的70%,而到2024年,这个市场规模将为5100亿美元。 不过郑军没有避讳勤达睿从2400亿美元扩展到5100亿美元的市场将面临新的挑战。“企业受困于传统企业文化和技能结构,无法突破既有业务模式想象未来;受制于传统开发和管理流程限制,无法实现敏捷开发;过度依赖人力作业,无法应对多云环境中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需求;在复杂多变的混合云敏态环境下,还很容易引发数据泄露等安全事件。这些挑战既是客户的挑战,也是勤达睿的挑战。”郑军说。 (文章来源:中国电子报) 文章来源:中国电子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