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 https://www.kwudor.com 8月26日,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介绍了一个关键问题: 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培训取得重大进展! 目前,海军舰载机飞行员的培养,已经实现由单一“改装模式”培养向“改装模式”和“生长模式”双轨并行培养转变。 海军舰载机飞行员培养规模化、体系化特征更加明显。 ▲8月26日下午,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大校答记者问。 就着这个新闻,我们来聊聊“舰载机飞行员培养”的一些情况。 8月初,“人民海军”官微发布一条消息: 海军航空大学某部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教官,取得夜间航母资质认证。 2021年8月5日“人民海军”官微消息 ▼ 之所以用这么长一段话作为标题,大概率是因为其中的任何一个字,都不能丢。 因为海航大飞行教官取得夜间航母资质认证,就意味着—— 海军航空大学具备了舰载战斗机昼夜全时域教学能力。 这句话再翻译一下就是,我们的舰载机飞行员,可以从他们读军校的时候,开始培养了! 这样的能力,至少意味着两点: 第一,我们的舰载机飞行员,可以“批量培养”! 第二,我们的舰载机飞行员,会不断地年轻化! 时间回到9年前,2012年11月23日,那是中国海军的一个历史性时刻—— “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戴明盟,驾驶着编号552的国产歼-15战机,绕着辽宁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对准甲板跑道,开始降落。 9时08分,舰载机两个后轮“砰”地拍在了甲板上,刹那间机腹尾钩牢牢抓住第二道阻拦锁。 在强大的冲击气流中,一个巨大的“V”字出现在飞行甲板上,阻拦锁的两端构成强有力支点,紧紧拉住惯性前冲的飞机。 当时,航母刚刚入列才2两个月,我们的歼-15“飞鲨”就实现了成功在航母上起降,着实是令人振奋。 不过,在享受巨大的喜悦之时,一个巨大的问题也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我们还没有拥有一支强大的舰载机部队。 说白了——能够驾驶舰载战斗机的飞行员,不够。 了解了这个背景,就应该能感知到“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我们前几批舰载机飞行员,都是从海军和空军航空部队选调的,他们之前都是飞其他战斗机的。 之所以采取这样的培养模式,是因为我们别无选择。 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必须是优秀中的更优秀、尖刀中的尖刀! 这种模式,业内称之为“改装模式”。 在2018年9月,一则关于这支海空“梦之队”的报道里提到: 几年来,他们先后3次接受统帅检阅,统帅先后签署命令给2人授予、追授荣誉称号,1人被中共中央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7人荣立一等功、43人次荣立二等功…… 用功勋卓著,来形容他们,一点也不为过。 这支肩负着新使命的转型“生力军”,平均年龄不到35岁。 从平均年龄上看,他们当中的某些飞行员,似乎已不再年轻,但是他们担负着“拓荒者”的角色,矢志当种子、开先河,一步一个台阶。 当年,看到这则报道时,既感慨于舰载战斗机事业的艰辛与不易,也在畅想着—— 或许,用不了多久,我们会拥有一支更加年轻的舰载机飞行队伍。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2020年11月6日,海军首批生长模式培养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通过航母资质认证; 实现了单批认证人数最多、平均年龄最小、飞行时间最少、认证周期最短的历史性突破。 这则消息,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第一,海军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培养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从原先的“改装模式”,转变成为“改装模式”和“生长模式”双轨并行培养路径。 ▲2020年11月上旬,海军航空大学一名飞行学员驾驶歼-15舰载战斗机在辽宁舰成功实施阻拦着舰。杨皓摄 第二,培养战斗机飞行员的“生长模式”,是历史性突破。 恰如那4个关键词所言: 单批认证人数最多 平均年龄最小 飞行时间最少 认证周期最短 这4个短语,每一个都意义巨大。 ▲2020年11月,首位驾驶歼-15舰载战斗机在辽宁舰成功阻拦着舰的飞行学员张宇亮接受官兵献花。杨皓摄 这批年轻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平均年龄20余岁,是海军首批从高中招收的飞行学员中直接培养出来的。 看到没有,这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会年轻化! 所以,你应该明白了—— 从此以后,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可以“批量生长”了! 这对航母体系作战能力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名飞行学员驾驶歼-15舰载战斗机,在辽宁舰进行触舰复飞训练。 当我们的军校可以直接吧20岁左右的年轻人,培养成舰载战斗机的飞行员,这对航母事业、海军海军的作用,再怎么夸赞,都不为过呀! 我们的梦想,是星辰大海! 我们的征途,是未来可期! 本文作者:哨位君素材来源:国防部发布、人民海军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