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头 http://http:www.td010.com 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皇帝溥仪正式下诏退位,标志着清王朝统治时代的终结。 而此时,天津静海县西双塘村里的人对此还一无所知。 村里一个怀揣着“太监梦”的8岁男孩正苦苦央求父亲的成全,终于,在父亲的快刀下,他义无反顾地完成了身份的转变。 3天后,溥仪退位的消息才缓缓传到这个穷乡僻壤(听到消息事实上是一个多月后),人人奔走相告,而刚刚才能下床走动的男孩听到消息后,吓得瘫坐在地上,他哭着问父亲:还能接上吗? 父亲一言不发,一家人一边咒骂,一边悔恨地抱头痛哭,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太监梦”还未开始就已经破碎了。 这个男孩就是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 在时代巨变的时刻,他不仅亲眼见证了清王朝最后的覆灭,也经历了人生如梦初醒的顿悟,或高潮低谷,或恐惧迷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8岁时挥刀留下的痛苦和遗憾,始终如影随形。 中国自古就有由阉割的男性入宫服侍皇家贵族的历史,这一类人被称之为“太监”。 因痛苦和残忍的阉割经历,太监大部分都出身寒苦,只有家中实在是揭不开锅了,迫于无奈才把人送进宫中谋一条出路。 孙耀庭正是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一家六口人,七分地,两间土房,自打记事起,他对于家的记忆,就是穷。 但对于当太监这件事,他却是自愿的。 太监虽然干的是伺候人的活儿,但其中也不乏有许多“熬出头”的人,做成了“人上人”。 在孙耀庭六岁那一年,他就亲眼目睹了紫禁城太监大总管“小德张”荣归故里的辉煌时刻。 小德张,原名张兰德,少年入宫做了太监,深受慈禧赏识,授三品顶戴,后又得到隆裕的宠爱,被封为长春宫四司八处大总管,可谓是风光无限。 小德张回乡探亲的消息一出,河岸两边就挤满了看热闹的人,这其中就包括孙耀庭一家。 看着河畔中心一艘艘高大庄严的船徐徐而来,船上的人个个穿着华丽,孙耀庭第一次感受到了气派。 当听说小德张不仅要大摆三天戏台,还要请全村的人吃肉包子时,小孙耀庭不禁问:“爹,他咋这么阔?” 他爹摇摇头说,“哎,人家是当太监熬出来了呗。” 小孙耀庭又紧接着问,“嘛是太监?” 他爹指了指裤裆说,“就是把这个割下来,进皇宫就成了太监了。” 这是孙耀庭第一次知道太监,他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把这个割了,就能像“小德张”这么阔气,爹娘和兄弟们就不用过苦日子了...... 一个疯狂的想法,在孙耀庭的心中来回闪过。 他爹一眼就看穿了孙耀庭的想法,晚上回家后,他和孩儿他娘提起这事,他娘却说:“这万人骂的绝户道儿,万万走不得呀,孩子一辈子就废了。” 谈话就此作罢,但没过多久,孙耀庭家中就遭遇了变故。 家中仅有的七分地,被村中的恶霸用计谋夺取占有,父亲找其理论,却被官府毒打一顿,关了起来。 孙耀庭大哥气不过,去恶霸家中喝煤油自杀,没想到被救活后,也被官府抓了起来。 恶霸与官府勾结,爹和大哥无辜被关押,孙家的日子过得更加举步维艰,孙耀庭心中的恨意日益增加。 虽然官司最后不了了之,爹和大哥被放了出来,但是孙耀庭想要“报仇”的想法,却更加坚定。 “爹,我要当太监!” 【2】 在孙耀庭再三请求下,他爹决定成全儿子,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说不定还真能借着儿子的光,改变了全家的境遇。 于是,他们决定搏一搏。 因为没钱送孙耀庭去慎刑司正规净身,他爹就打听到了土方法。一天趁孩儿他娘不在家,孙耀庭和他爹就准备“动手”了。 孙耀庭麻利儿地把裤子脱了下来,躺在草垫上,“爹,动手吧!” 他爹咽了咽口水,对孙耀庭说,“你可躺好了,千万别动啊。” 孙耀庭坚定地点了点头,他爹走到炕前,迅速地抓住目标,手起刀落间,鲜血染红了草垫,随着一声惨叫,孙耀庭晕死了过去。 等他醒来,伴随而来的还有剧烈的疼痛感,纵然在鬼门关走了一遭,但孙耀庭的内心却很高兴,他知道自己离那个梦更进一步了。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孙耀庭只能躺在床上,巨大的生理和身体的改变,让他轻轻动一下都会浑身刺痛,最难的就是上厕所,每尿一次,他都会感到痛不欲生。 而就在孙耀庭刚刚能下地走动时,静海县传来了皇帝退位的消息,一家人慌乱地哭成一团。 看着已经净身的儿子,孙耀庭他爹哭着说:“我这是缺了哪辈子的德了呀?爹不是人啊!” 哭过,喊过,怨过之后,孙耀庭的未来成为全家人的心头大事。 阉割过后的人,体质虚弱,根本无法承担起重体力的农活儿,于是,他爹决定送孙耀庭去上私塾,争口气,实在不行,就养他一辈子。 在私塾里,孙耀庭聪明好学,先生教授的知识,他不仅一学就会,还能快速地对答老师出的对联,因此备受先生的喜爱。 而在知道了孙耀庭净身的经历后,私塾先生很是同情,他跟孙耀庭他爹商量着,让孩子跟着自己学习医术,起码以后还能有个本事养活自己。 但他爹却总是略有不甘地说,“再等一等吧。” 终于,他们等来了一个好消息,盼来了一个可以进京城当差的机会,孙耀庭大嫂的一位远亲在京中当太监,上下托了关系后帮他谋了一份差。 知道儿子终于能进京城当太监了,一家人别提多高兴了。孙耀庭更是乐得一晚上没睡,心中那个被搁置多年的旧梦终于要实现了,他久久不能平复。 那一年,孙耀庭15岁,他带着旧梦迈着新步,头也不回地走向了皇城。 【3】 初到京城的孙耀庭,没能进入梦寐以求的紫禁城,而是先在载涛(溥仪的叔叔)贝勒府当差。 看着错落别致的庭院和豪华的陈设,孙耀庭对于未来充满期待,他相信自己一定能混出个样,让家里过上好日子。 此时的王府只有四个太监,凭着机灵聪明和上过几年私塾,孙耀庭很快就得到了载涛的信任和宠爱。 然而,他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因为王府早已今非昔比,孙耀庭虽然深受主子喜爱,但太监每月的工资也仅有一块半(这一年,北京贫民五口之家每月费用平均是14块2角5分),一次二哥来看他,孙耀庭摸遍了全身也找不出钱来接济一下家中,这让他十分窘迫。 经过再次考虑,孙耀庭明白太监唯一的“康庄大路”就是进宫,于是,他辞别了载涛,开始为进宫四处托关系、做准备。 没过多久,他就收到可以进宫的消息了。 那时,想要进宫早已不是一件难事,毕竟年轻的太监太过稀缺。但是,想要做到“小德张”的地位,却也是难上加难。 孙耀庭刚一进宫,就从做小吏做起,他负责伺候九堂副督大总管任德祥。 任德祥因为年老,早已瘫痪在床,孙耀庭的工作就是伺候他的吃喝拉撒睡,俗话说“奴使奴,使死奴”,那段时间,孙耀庭体会到了最底层太监的艰辛。 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是一直在等待机会。他向同乡的前辈太监“请教”,同乡告诉他,端康太妃喜欢听戏,宫里的太监戏班一直缺人。 孙耀庭马上觉察这是一个好机会,恰巧他在王府时,载涛也爱听戏,带着他练了不少把式,虎跳、顺大墙、拿大顶,都不在话下。 于是,在内外响应下,端康太妃果真注意到孙耀庭的存在,孙耀庭也因此成功步入正轨太监的行列中。 几年下来,他凭借着年轻懂礼、聪慧机灵、谨小慎微,获得了主子们的喜爱,步步高升。 孙耀庭心中的“太监梦”终于开始一步步实现,而真正让他离成功最近的一步,那就是溥仪大婚,新皇后到来。 孙耀庭成为了婉容的贴身太监,新皇后初入皇宫,对待下人没什么架子,总愿意跟大家一起玩儿,还会时不时地赏给下人一些好吃的。 一次,婉容听说孙耀庭一顿能吃7个包子,就特意让御膳房包了包子,叫上孙耀庭一起吃。 那段时光里,孙耀庭第一次感受到了主仆之间的“情分”,也看到了紫禁城内的“秘密”,他为溥仪对婉容的冷落,而替自己的主子感到惋惜。 直到1924年,紫禁城发生了一件大事,从此改变了这里所有人的命运。 一天,冯玉祥带着军队闯入了紫禁城,溥仪、婉容和所有的太监、宫女都被赶出了皇宫。 临走时,婉容嘱咐下人们,保命要紧,不要为了钱而与士兵发生冲突,这让孙耀庭的内心十分感动。 他随着婉容一路出了紫禁城,到了摄政王北府落脚。 安定下来后,孙耀庭突然拿出了十几个金元宝交给了婉容,笑着说:“主子,这是奴才给您带出来的,是奴才的一点忠心。” 婉容看后,感动得直说,“你有心了。” 而其他下人,绝大多数人没交出财宝,都说走得急忘了带东西出来,其中,还有人直接消失不见了。 孙耀庭自是问心无愧,但是没过几天发生的事,才让他真正看透了主仆间的“情谊”。 一日,孙耀庭像往常一样在北府等候伺候,突然传来,溥仪出走的消息。 溥仪、婉容、文绣一夜之间全都撤走了,只剩下忠心的随从还傻傻等在北府,孙耀庭这回没了主意。 主子都没了,还要他这个太监有何用呢? 孙耀庭只能回到老家谋出路,但是老家的日子也过得紧巴巴,背后还总有人指指点点,他的内心很是煎熬。 熬了几个月后,传来溥仪伪满洲国皇宫再招太监的消息,孙耀庭想着,自己怎么也在婉容身边伺候过,这回肯定能有一条好出路。 但是,他哪里想到,此时的溥仪已经性情大变,疑心重重,动不动就暴躁不安,虐打下人,孙耀庭过的如履薄冰。 刚到伪满洲国,孙耀庭就感受到了紧张的氛围,一次,他在搬桌子时,不小心磕了一下门框,惹得溥仪大怒,孙耀庭因此被毒打一顿,关了禁闭。 除了脾气暴虐,溥仪不再相信任何人,他每日的餐食都会让人试毒,一次日本人送给他一盒点心,溥仪一反常态笑着对孙耀庭说:“这些是赏给你的。” 溥仪亲眼看着孙耀庭吃过每一块糕点后,等了良久,才放心地离开了。 孙耀庭虽然感觉奇怪,但不敢表现出来,事后才知道这是让自己试毒呢。 每天生活在胆战心惊中,孙耀庭想着,如果当初没有阉割......如果当初学了医术......如果......可是没有如果,他现在只一心想要离开这里,但是孙耀庭早已骑虎难下。 不久,孙耀庭被诊断为患有传染性的肺病,溥仪听说后,就赶紧打发人给孙耀庭500大洋,让他回京养病。 孙耀庭算是因祸得福,逃离了伪满洲国。 【5】 离开了伪满洲国,孙耀庭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只能先回天津看望亲人。 在老家,孙耀庭感受到了久违的亲情,却也深刻地体会到旁人对于太监的冷眼和嘲讽。 白天每每走在田间,他总能看到别人异样的眼神,听到背后的窃窃私语。 有时,孩童会毫无顾忌地指着他说:“瞧,那就是太监。” 伴随着一阵哄笑声,孙耀庭窘迫不堪,十分后悔回到这里,他知道,家已经不是他能待的地方,只能合计着再次奔了京城。 回到京城后,没了富丽堂皇的皇宫,没了趾高气昂的主子,面对现实,孙耀庭的“太监梦”终于醒了。 他回不去老家,也干不了重活,虽然手头有些积蓄,但身处乱世也不敢妄自行动。 孙耀庭就只能辗转住在各个寺庙和宫观,这是许多没钱、没家的太监们的最后出路。住庙的生活虽然过得紧巴,但起码自在,不会有人歧视他们。 后来日本人进了城,物价飞涨,庙里的日子就更难了,更多的穷太监聚集在兴隆寺,他们只能靠乞讨和捡垃圾度日。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的帮助下,孙耀庭不仅获得了每月16块钱的政府补助,还因为上过私塾,得到了一份寺庙出纳的工作,每月30块钱的工资。 直到1996年,94岁的孙耀庭才安然离世。 近一个世纪的时间,他见证了清王朝的最后覆灭,也成为了中国最后一个太监,亲自终结了中国的太监史。 去世前,孙耀庭的遗言是:不要让别人给我洗澡。 在出宫的这30年里,他从未在外人面前洗过澡,这是他唯一的“坚持”,直到死,他也无法跨越这道“鸿沟”。 如果说,孙耀庭的前半生生活在畸形的梦想中,那他就用了后半生的时间去弥补之前的错误,直到去世,他也无法摆脱身体上的残缺。 这种残缺,是身体上的,也是心灵上的,更是属于那个时代的。 孙耀庭代表的是那个特殊年代里,最底层人民的痛苦和挣扎,他们渴望生活的平静安乐,渴望生活的富足美满,渴望拥有自由广阔的人生。 然而,现实却像一记重拳把他们打得体无完肤,但凡人生能多一些选择,谁又愿意用身体的残疾和心灵的尊严,去追逐一个虚无缥缈的“太监梦”呢? 只是,梦醒了,人走了,那些往事也成为了历史。 好在,刻有时代烙印的历史从未停下脚步,我们现在的生活,正是那段历史的精彩续篇。 .END. 【文|多儿】 【编辑|小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