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对象的确定,会计方法应该怎么选择,怎么搜集会计数据等,都是以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为依据的。 那么,会计核算基本前提都有哪些呢? 下面跟小编一起看看: 1、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在会计主体的前提下,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交易或事项为对象,记录和反映单位自身的经营活动。明确会计主体前提。 一、可以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范围。 二、可以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 有一个注意点: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2、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就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可预见的将来将延续下去。 企业是否持续经营,在会计原则、会计方法的选择上有很大的差别。一般情况下,应当假定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明确这个基本前提,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企业都存在破产、清算的风险,如果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下去,就应当改变会计核算的原则和方法,并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作相应披露。 3、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就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济活动分割为-定的期间。 在会计分期前提下,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 4、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情况。 在货币计量前提下,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以上4点就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简单来说会计基本前提就是会计四大假设: 一、会计主体:指会百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 二、持续经营:指会计主体在度可预见的未来,将根据正常的经知营方针和既定的目标持续经营下去。 三、会计分期: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道经营活动划分成若干个相等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专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四:货币计量: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统属一的计量单位。 组织会计核算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即在组织核算工作之前,首先要解决与确立核算主体有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这是全部会计工作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此文能帮到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