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扑技巧 https://hhpoker.vip/ 每年的的9月7日 是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 是联合国大会 希望提高国际社会 以及社会大众对空气质量的关注 在2019年开始设立的国际日 去年受新冠疫情影响 多国的生产放慢了速度 有人说 大自然在人类繁忙的活动中 得到“喘息” 空气质量有了惊人的改善 例如向来污染严重的新德里: 印度首都新德里是当今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由于当地封城、停工 道路上的车辆少了 工厂暂停排放 人们都尽量宅在家里 印度去年的空气质量大有改善 某天早晨 首都新德里的人们大吃一惊 30年以来 首次从新德里看到喜马拉雅山 从印度北部看喜马拉雅山脉 距离约200公里 空气虽然看不见 就像我们平时不会注意到自己在呼吸 却攸关健康、生活乃至生命 01 不一样的空气 不一样的世界 在世界许多地方 极端空气污染事件 已成为季节性现象 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和泰国首都曼谷 每逢春季 空气质量急剧下降 而在许多国家的部分地区 像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或者是澳大利亚东南部 干燥、炎热的季节常有严重山火发生 燃烧的浓烟 令大范围的空气状况恶化 2020年9月,山火发生后的洛杉矶市区 空气质量最为直观的影响 莫过于日常所见的各种景观 就算是同一个地点 有雾霾和无雾霾 看上去完全就是两个世界 前者感觉是沉重阴郁的苦情片 后者仿佛岁月静好的青春片 上图:1952年的伦敦 下图:如今的伦敦 如果你过去许多年里 待在部分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 一定深有体会 雾霾积聚时 放眼全是灰蒙蒙一片 一旦大雨降临 或是大风日夜不息地吹拂过后 天空蓦地通透起来 清新的气味、悠然的蓝天白云 在一些地方 高能见度还会给你带来截然不同的景色 例如雪山 古时没有工业造成的空气污染 所以在世人眼中 窗含西岭千秋雪、日日西山横雪 才是成都的面貌 在近年的治理下 成都空气质量转好 能看见雪山的日子越来越多 5、6年前,说起北京的生活有什么不好 绝大多数人都会提起雾霾 还有像是唐山、石家庄、太原等 过去雾霾严重的城市 灰暗、朦胧是它们给人的视觉印象 然而这种景象近年大有改观 说起今年的北京应该都有印象 雾霾天十分罕见 反倒是各种美丽的云彩、天象 屡屡刷屏 经过治理,北京的蓝天白云日渐多了起来 这是因为我国整体的空气质量 已有显著改善 根据2018 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338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空气质量的平均优良天数占比为79.3% 到了2020年 平均优良天数已达到占比为87.0% 参考空气质量指数AQI来看 2020年,北京全年仅有10天重污染天气 比起往年大大改善 可别小看这些数字 整体空气质量的改善 关乎城市的脸面: 哪怕你高楼雄伟、灯光璀璨、绿化满城 也得有蓝天白云作为“背景” 也得有明朗的日光映照 一座城市才会真正显得美好 02 呼吸着怎样的空气 就过着怎样的生活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监测数据 世界有多达92%的人口 生活在空气污染超标的环境中 每年大约有300多万例死亡 与室外空气污染有关 其中94%是非传染性疾病: 心血管病、中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 最主要的病因 就是长期生活在空气质量糟糕的环境中 这些病也都是长期性的 而非急性突发 除此之外 空气污染还会增加人们罹患 痴呆症、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 因此得长远地、整体地改善空气质量 对整个社会所有人的健康 以及减轻医疗体系的负担 都大有裨益 除此之外 因为雾霾影响能见度 过往曾因此发生过严重交通事故 也会对飞机的安全起降造成阻碍 空气污染真严重到了一定程度 也会造成不亚于自然灾害的影响 1952年12月 伦敦上空受反气旋影响 大量工厂生产和居民燃煤取暖 排出的废气无法散去 笼罩着整个城市 令交通瘫痪、行人惊心 大量市民出现胸闷、窒息 各种发病率、死亡率大大提升 直到一场强劲的西风将烟霾吹去 才“拯救”了全城 据统计,因此而死的人多达4000 10万人出现健康问题 史称“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 从近几十年到近年 发达国家、部分发展中国家 空气质量已有很大改善 但不少落后的国家和地区 仍在依赖木材、煤炭生活 受限于经济条件 不得不走着粗放式发展的道路 仍在使用高排量载具、高污染燃料 令生活在当地的人 不得不忍受恶劣的空气条件 03 治理空气的漫长历程 治理空气的路途漫长而不易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 当时是由于工业化的发展 出现了局部大气污染 以烟尘和悬浮颗粒物为主 到了90年代 则出现区域性大气污染 并且在长江以南形成不容小觑的酸雨问题 后来随着排放管控措施逐渐完善 以及生产技术提升与产业转型 空气问题转为以灰霾为主的复合型污染 图表来自<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历程、成就与经验> 想知道21世纪以来 中国的大气污染经历了什么 可以从过去的报道中略窥一二 1999年3月9日 北京晚报的头版标题是: 绝不让污染的大气进入新世纪 显示了国家在治理空气上的决心 从2011年至今 是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攻坚阶段 修订和完善多个保护法律和标准: 《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 《防沙治沙法》、《节约能源法》等等 并且开展严厉的管控措施 像是以《大气污染防治法》为基础 我国确立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 在各级单位、排放设施上采取把关 并且迅速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能源清洁利用、机动车污染防治等等 至今经过30多年的发展演变 基于污染状况的改善 以及公众意识和技术提升 我国的空气标准也不断更新与提高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能感觉到 蓝天,越来越多了 发展清洁能源,才是长久之计 采用可持续的交通方式 加强对固体垃圾管理 普及清洁家用燃料和炉灶 或者力所能及地节约能源 都是公众可以为清洁空气所尽的一份力 现代空气污染的根本原因 是人类活动造成 从能源、工业、交通等行业上节能减排 才是真正的长久之计 据推算,仅通过减少空气污染 就能在全球范围内 减少100万人生命的逝去 值得每个人多多少少的投入和奉献 空气污染是全球性问题 与人类健康、自然生态、气候变化息息相关 所有人 无论我们身处何地 都要为此尽一分力 这样 我们才能享受 “健康的空气,健康的地球” 参考资料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历程、成就与经验>,王文兴等,环境科学研究,第32卷第10期,2019年10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