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该如何治疗 引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很多人都陷入了一个思想误区,那就是常常将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放在对立面,他们认为古代文明就是落后的,现代文明是先进和充满科技感的。其实这是一种谬论,哪怕在钢材匮乏年代,中国也曾凭一己之力,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水泥船!因为中国人始终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随着我国海军、陆军和空军等发展的越来越好,中国人的底气也越来越足。说到海军,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中国军事的一大短板。
在很多电视新闻之中,海军舰船下水的画面也被人调侃为“下饺子”,人们这么说是因为舰艇的数量非常多,另一方面,他们从侧面夸赞了我国的海防力量越来越雄厚。人穷志不穷的中国一直在向世界证明,这是一个不服输的国家,而那艘鲜为人知的水泥船只航行过一次,就永久地退役了。尽管当时很多学者都对这艘水泥船寄予了特别大的希望,可最终,他们也只是铩羽而归。缺少钢材的年代,我国造出上最大的水泥船,一生只航行过一次。
说起水泥船,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很多人印象之中,水泥是不可能用来造船只的。船只只能是用钢铁来建造的,毕竟,钢铁的性能非常优异,又轻便又无坚不摧。在西方工业革命的时候,优质钢铁的出现让他们可以大批量建船造炮。可那时候的中国连洋枪等短炮都没有见过,因此,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时候,清政府也是毫无招架之力。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尽管各方面资源非常匮乏,我国的科研专家还是想方设法地攻克了这样的一个世界难题。他们选择用其他的材料来代替钢材进行造船,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可以实现的梦想。为此,马尾造船厂的专家们提出不妨用水泥来取代钢材进行造船,这个想法如果真的实现的话,那这算是中国现代文明的大发现。在经过3年多的努力之后,这一艘名为“古田号”的水泥船,顺利走入公众的视野之中。1974年,这艘重达3000吨的水泥船正式下水了。
彼时在国际上,放眼望去,西方各国也都没有用水泥来建造船的先例。在当时,负责建造此艘水泥船的造船厂并没有很强的信心可以完成这个任务。在建造这艘水泥船之前,他们翻阅了大量的书籍,不断的进行尝试和试验。最终,这艘水泥船才横空出世,落地在中国的土壤上。在理想状态下,这艘水泥船应该是可以达到2500海里的距离的。很多人都关心,这艘水泥船的第1次航行是否是真正成功了。尽管航行的过程不太圆满,但它的首次试航也算是比较成功了。
不过,在结束第一次航行之后,这艘水泥船也被长久地搁置起来,永久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值得一提的是,这艘水泥船的航行路线并不是临时安排的,而是提前由船只公司设定好的,只要按照这条路线走,就不会产生太多的问题。一旦脱离了预定航线,那后果将不堪设想。毕竟是水泥船,它在返航的过程中也曾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雷达发生了故障,这也导致该艘船差点撞上礁石。幸运的是,颇具经验的老船长在船即将撞上礁石之前,便发现了这个隐性问题,最终,船毁人亡的惨剧才得以避免。很多人想不通,这艘船为什么用了一次,就再也没用过了?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这艘水泥船的耗油量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是当作货船来使用的话,一旦携带了太多的货物,它就不能跑太远。如果说携带的货物变少的话,那它的货运功能也会大大降低。这样来说,这条船的性价比并不是太高。第二,这条水泥船只能按照预定航行航线进行航行,如果偏离预定航线的话,就会很容易遇到碰撞事故。此外,在航行过程中,这条水泥船的船头也曾出现了水泥开裂等问题。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中国生产力提高和科学技术发展,钢材的产量也大大增加,钢材紧缺的问题也得到了彻底的解决。这样来说,用钢材建船也不再是一个指日可待的事情,而是可以分分钟变成现实的事情。当越来越轻便的船只出现在中国的时候,有些笨拙的水泥船也就渐渐被人们遗忘了,成为一个功成身退的大赢家。 参考资料:《行路难·其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