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百科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逼退婆婆后,更辛苦却更舒心。我来讲讲婆媳间的琐碎事”

2021-12-30| 发布者: 新安百科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逼退婆婆后,更辛苦却更舒心。我来讲讲婆媳间的琐碎事”文|木木爱电影1认识唯晴的人都说她摊上个好婆婆。...
挂机IP http://www.yuzhouip.com

“逼退婆婆后,更辛苦却更舒心。我来讲讲婆媳间的琐碎事”

文|木木爱电影

1

认识唯晴的人都说她摊上个好婆婆。

唯晴的婆婆是退休老师,要文化有文化,要修养有修养,而且,特别为孩子们着想。

婆婆说“距离产生美”,坚决不和他们一起住,但是每天早上六点,婆婆会准时出现在唯晴家的厨房里,她要给儿子儿媳做早餐。

婆婆手上有他家的钥匙,那是结婚前帮着收拾新房时儿子给的。

结婚后,婆婆要还回来,当时,新娘子唯晴一心想笼络婆婆,坚决不要,而且话说得漂亮:“妈您拿着,您就把这当成自己家,再说,万一有个啥事需要您帮忙,您有钥匙方便不是?”

每天早上,婆婆轻手轻脚开锁进屋,径直走进厨房,怕影响儿子儿媳,把推拉门关严,一直忙到饭菜就绪。

刚开始,唯晴不好意思,听到响动,会打着哈欠换衣出来,说给婆婆打下手。

婆婆总是笑着把她推回去,“再睡一会儿,现在的年轻人多辛苦啊!可不比我们那阵儿了,去吧去吧,饭好了我叫你们。”

婆婆厨艺不错,早餐天天不重样,习惯了吃路边摊的唯晴吃得满嘴流香,开启花式夸婆婆模式。

婆婆心细,电呀、水呀、天然气和物业费这些,提前就帮他们交了,俩人过意不去给钱,婆婆不要,说让他俩自己存着。

小两口饭有人做,衣有人洗,卫生有人打扫,花费有人分担,啥心都不用操,日子别提过得多惬意了。

唯晴忍不住给闺蜜炫耀,闺蜜提醒她,拿人手软,吃人嘴短,别只看着好处,忘了有句俗语“婆媳是天敌”。

她劝唯晴还是趁早和婆婆保持距离,明确底线的好,刚结婚,时机正好。

唯晴手一摆,“哎呀,不用,我婆婆不一样。”

哪儿不一样?

唯晴说,我婆婆自觉得很。早上六点来,八点走,下午五点进门,菜炒好,饭做好,我俩进门前她就回去了。只要她一直保持这个习惯,我和她呀,就不会有矛盾。

闺蜜嗤笑一声:“你真以婆媳关系就这么简单?哼!太天真了!”

2

被闺蜜的乌鸦嘴说中了,到第三个月,唯晴发现受不了了。

家里饭是比路边摊卫生、好吃,可是架不住唯晴爱睡觉,比起早餐用去十几二十分钟,她更愿意多睡一小会儿。她不愿意天天天天起来吃早餐。

可是婆婆也不愿意。

“妈都做好了,你不吃,她怎么想?”老公大伟来叫她,“再说,你不吃不早说,妈准备那么多,剩了你让妈吃剩饭啊?”

好吧,下一次,唯晴提前告诉婆婆她第二天不吃早餐,可当她揉着眼睛打着哈欠走到门口换鞋准备出门,婆婆定会急火火跑出来,硬塞给她一个袋子,“路上吃两口,耽误不了你的时间。”

她想拒绝,婆婆笑着双手又推过来:“不吃早餐对身体不好,容易得胆结石,乖,听妈的,妈不会害你。”

唯晴一次一次被被婆婆这样攻破,她给大伟发牢骚,大伟还笑话她,“别口是心非了,说不吃不吃,我看你每次不是都吃完了,你就承认你懒吧。”

好,她承认她懒,可是婆婆做的那饭,实在口味太淡,她的五脏六腑二十几年来早习惯了重口味,根本换不过来好吗?

坚持吃了三个月婆婆做的饭,她觉得嘴里都快淡出鸟来了。

明示暗示婆婆,味道可以适当重一点,可婆婆总是笑眯眯而又固执地坚持:

“你们年轻人呀,就是不知道爱惜身体,等你们到妈这年龄就知道了,吃饭口味一定要淡,调料那些都不是好东西,有点意思就行。”

她要继续解释,婆婆手一摇,示意“这个话题到此为止”,以亘古不变的一句作为结束:“哎呀,妈都是为你们好!你放心,妈不会害你们的。”

大伟应酬多,隔三差五在外面打牙祭,即使不打牙祭,他从小让他妈喂食,早习惯了清淡口味,反应没这么大。

队友不给力,唯晴孤军奋战,十分困难,郁闷死了。

3

娘家妈劝唯晴知足,她拿身边人举例子。

你看你表姐,自结婚,没睡过一天懒觉,天天早上起来给一家人做早饭,晚上回来还要做晚饭,你看你多享福。

你看咱隔壁巷子你张婶家,婆婆不但不做饭,儿媳妇做好,她还一天到晚挑毛病,遇上那种婆婆能把你气死!

你看……

如果不及时拦住,娘家妈能举一天例子,唯晴只好诺诺点头:嗯嗯,我知道了,我知足。

所幸队友没完全不管她,有时也帮她打打掩护,带她下下馆子,所以,吃饭的事,虽然不能完全解决,但一定程度上,倒也能熬过去。

让唯晴觉得和婆婆相处难度升级的还有一件事。

婆婆让他们早点生孩子。

“趁我还年轻,能多帮你们带两年,你放心,产假休完你就上班,该加班加班,该出差出差,妈决不阻拦,妈知道你们年轻人要拼事业,妈就是觉得,早生孩子,你长娃也长,娃长大了,你的事业也拼成了,双喜临门,你觉得呢?”

唯晴背过婆婆给大伟抱怨,“说得倒好,可要是现在就开始备孕,单位知道了,谁还愿意和我搭班干活啊?有好项目,领导也不会分给我了呀,休完产假,等我回去,黄花菜都凉了,以后升职再轮不上我了——”

“为啥?”

“还问为啥!傻子都知道,生了孩子的女人事多,一会儿娃感冒,一会儿娃发烧,再一会儿咳嗽,上幼儿园,上培训班,上学,家长会谁去开,交流会谁去参加,手工谁做,作业谁辅导——”唯晴越说越觉得前途一片暗淡。

“停停停停!STOP!”大伟听得脑袋发涨,等唯晴闭住嘴,俩人大眼和小眼对了一会儿,大伟突然一拍脑袋,“哎呀老婆,你是人在事中迷,你忘了,我妈是老师!哈哈哈哈!”

亲妈也不支持她,“依我看,你婆婆说得对!你嫂子进门,成天说拼事业拼事业,拼了五年了,事业就那样,孩子也没生出来,现在是她想生暂时也生不了,医生说压力太大内分泌紊乱!

你呀,趁早甭拿拼事业说事,利利索索,生个孩子,有你婆婆照顾,以后孩子学习你都不用管,你想咋拼事业就咋拼去,谁管你呢!有了孩子,你的任务也算完成了,你婆婆就不会揪着你不放了。”

继第一局吃饭问题之后,在第二局生孩子的问题上,唯晴和婆婆的暗地较量,继续完败。

4

按部就班的备孕、怀孕、生产,一路通畅。

孩子出生,休完产假,唯晴就上班了,婆婆在家全心全意照顾小人儿。

有了孩子,为方便照顾,婆婆提出搬过来一起住,唯晴犹豫了一下,试验了一周自己和大伟晚上带孩子,事实证明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把婆婆接了过来。

孩子不会走路时,婆婆尚能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兼顾给全家人做饭、收拾卫生。

孩子学会走路后,尤其是因为婆婆在厨房做饭,孩子自己在卧室睡醒,从床上站起来,迷迷糊糊掉到地上,把头上磕了个大包后,唯晴就坚决不让婆婆做饭和打扫了。

她早起晚睡,饭自己做,家务自己干。

厨房成了她的地盘,她的地盘她做主。

当了妈妈的唯晴,自己都没意识到自己性格的变化,和从前好说话的她相比,当妈之后,特别是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她的性格中也日渐增加了坚强和强硬的因子。

她是理论派,严格按专家的说法养育孩子,但是婆婆是理论和经验二合一派,而有些理论,婆婆掌握的和她掌握的,各有道理。

一片树叶还有正反两面呢,何况两个人的看法、想法。

婆婆看到和自己理念不符的言行,直接阻拦,唯晴有了孩子,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和各方牛鬼蛇神屡次对战,嘴皮子比以前利索多了,又事涉孩子,也不让步。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相持不下,最合适的“公证人”大伟向谁都不是,受不了夹板气,干脆一抱孩子,美其名日带孩子出去玩,躲了。

剩下两婆母,气氛尴尬。

婆婆说:“你真犟!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唯晴:“呵呵。”

婆婆对明显敷衍和轻蔑的两个“呵呵”不满,提高音量,“我带大了你老公,难道我还不懂!”

唯晴手底下按自己的想法忙活,干脆不答言了。

“你什么意思!诶——唯晴,我发现自你生了孩子,脾气越来越大了,有什么不满你说出来,咱们当面探讨,你这是啥态度?”

唯晴不想和婆婆讨论,你和她讲道理,她和你谈感情,拿年龄、身份、资格压人,但她更不想违背心意按婆婆说得来。

她端起东西就要出去,婆婆在身后喊:“你这脾气要改呢!不改以后在社会上吃大亏!”

晚上,唯晴又给队友抱怨,队友听得昏昏欲睡,“嗯嗯”敷衍。

唯晴恨恨说:“你妈还说我脾气越来越大了,我发现你妈的脾气也不小,都那么大年纪了,火气还大得很,让我改,她怎么不改!”

第二天,婆婆听儿子支支吾吾刚开个头就把他的话堵回去,“我都快七十岁了,我改不了!她年轻,让她改!”

队友尿遁。

5

其实这时,唯晴已经萌生了让婆婆回去的想法,只不过闺蜜提醒她,你让婆婆回去了,是想给孩子找保姆?

你看新闻、视频了没?保姆不可靠,要闯大祸的呀!算了算了,都忍这么些年了,再忍忍,等孩子上幼儿园再让她回去。

也是,那就、再忍忍。

婆婆不知道她的打算,还以为她为了孩子愿意低头服软,还对经常一块玩的老太太们说:“我不在乎受委屈,只要孩子们好、只要我孙子好,我受点委屈又有啥呢!”

老太太们纷纷给婆婆点赞,连一旁听热闹的家庭主妇都说:“这婆婆不错!”

唯晴带孩子下楼玩,从相熟的孩子妈妈那里听说了,郁闷死。

对婆婆更不满。

原以为孩子上了幼儿园,婆婆就能顺理成章的回去,结果不成想,公立幼儿园放学时间早,她没法接,问大伟,大伟说要不找保姆,要不还让我妈待这帮忙。

不就是因为保姆不可靠才拖到今天的吗,这条路走不通,但是让婆婆继续待在这儿,她担心,以后孩子的教育问题,会引起更大纷争。

思来想去,唯晴决定,还是请婆婆回去,宁可自己辛苦点。

婆婆炸毛了。

她是老师,正经科班出身,一辈子桃李满天下,孙子出生后,老太太又拿起书本,攒了一身的劲,准备在孙子身上施展手脚、再放异彩。

孙子三个月起,她就在摇篮边给孩子念古诗,到现在三岁多,已经教孩子背会几百首古诗和儿歌,英语也说得溜溜的,带出去,谁不夸,老太太与有荣焉。

孩子上了幼儿园,正正经经的教育这才要开始呢,儿媳妇却突然让她走。

话虽然是儿子说的,可瞎子都知道,就是儿媳妇的主意。

太过分了!简直忘恩负义!幼儿园还是我请人找的呢!你们那时怎么不说让我走!老太太觉得特别特别委屈,没说几句,眼泪就流下来。

亲妈一哭,大伟心里也不好受了,劝了一会儿,一拍桌子,第一次硬气了一回:“妈,我做主,你不走!谁爱走谁走!”

老太太泪眼朦胧问一句:“你、能作主?”

次卧的门开了,唯晴抱着孩子站在门口,淡淡地对母子俩说:“我们走。”

6

不到三天,整个小区都知道李家的儿媳妇带着孩子“离家出走”了。

这件事在小区业主中,特别是婆婆辈和媳妇辈中掀起轩然大波,不亚于一场4.8级地震。

婆婆辈的全站在大伟妈这边,同仇敌忾,“你千万别去劝她回来!让她牛!看她能撑多久!”

媳妇辈惊醒,原来还能这么干,同时替唯晴义愤填膺,“肯定是婆婆太厉害!话说回来,人家小家的事,你个老太太老掺和什么?”

当事人态度也分两极。

婆婆没想到唯晴能壮士断腕,痛下杀招,一时不妨,被打个措手不及,都不出门了,在家里抹眼泪。

唯晴在朋友们的帮助下,迅速找到住处,又临时把在城里打零工的表妹叫来帮忙接送孩子,耽搁了两天,又恢复正常上下班。

唯有大伟,两头都劝不出个结果,冲媳妇吼了两回,躲工地上去了。

娘家妈接到女婿的电话,亲自来劝,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女儿就是不说回去。

娘家妈想到自家的一堆破事,颓然往椅子上一倒,“罢罢罢,你们都大了,翅膀硬了,我也管不了了,爱咋咋滴吧。”

闺蜜们问唯晴,开始和你婆婆关系那么好,现然又闹成这样,图啥?

唯晴说,怪只怪她不听人劝,明白得太晚,所幸现在也不迟,孩子还小,重新把底线树起来,把规则立好,以后大家才好长长久久的相处。

大伟来看孩子时,她不等试探就明确告诉他,以前她没当妈,懂得少,但现在她知道了,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一个家只能有一个声音。

她是孩子的妈,她义不容辞应当应份承担这个责任。

她怕大伟听不明白她的意思,进一步解释,“其实咱俩都是主要责任人,但因为你平时工作忙,孩子的教育问题主要由我承担,一般事务,我可以直接做主,重要或特殊事务,咱俩统一意见后,我传达给孩子并负责具体实施执行。”

“老妈呢?她一直照顾孩子这一点你不否认吧?”

唯晴摇头,“不否认。我承认她把孩子的生活照顾得很好,但孩子的教育事关重大,一个家庭只能有一个声音,老妈,她的很多观念和理论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孩子了,”她顿了一下,又说,“老妈的意见,可以参考。”

7

大多数人认为,唯晴坚持不了多久。

事实让她们失望了。

又上班,又带孩子的唯晴,和以前简直像换了个人。

她变得异常忙碌、充实,还有条不紊。

以前总睡不醒的她,现在每天五点半准时起床,先到楼下锻炼半小时,再回来给三个人准备营养早餐,幼儿园有早饭,她怕孩子吃不饱。

以前只会打下手,现在特别热衷和人讨论某个菜的多少种做法,竟然还记笔记。

以前隔三差五不出去吃就胃里生馋虫,现在是能不出去吃就不出去吃,到超市买油买醋都要看着说明研究半天。

以前打发时间以追剧看小说为主,现在统统换成亲子教育的视频、书籍和文章。

以前最大爱好是走哪儿躺哪儿,现在和孩子一起学绘画、学游泳、学英语。

生活这么忙碌,工作也没落下,用她的话说,只有经济独立,才有精神独立,没一定经济基础做后盾的人,不可能赢得这场话语权争夺战的胜利。

慢慢的,舆论的风向变了。

当唯晴用实际行动表明自己的决心和展示了自己的强大后,有人从支持婆婆、等着看她笑话,转变成劝婆婆退出。

“老都老了,享享清福算了,既然不让你管,你干脆啥都甭管,让他们折腾去,反正吃苦受罪是他们,以后碰了钉子就知道疼了。”

媳妇们对唯晴,除了佩服还是佩服,听说有一两个全职主妇,也在家里闹“革命”,跃跃欲试地准备重出江湖呢。

除了带孩子搬出来住,唯晴并不阻拦婆婆和孩子见面。

有时候,大伟把孩子接过去,有时候,婆婆亲自上门,她照常打招呼,说话做事,一如往常。

她要让婆婆明白,她从来都不是想把她赶走,或是把祖孙俩分开,她只是,想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她或许明白得晚了点,但,能明白,就不算晚。

女子本弱,为母则强。或许就是她这样。

——全文完——

晚情简介:百万畅销书作家,云意轩翡翠创始人,致力于女性自我成长,新书《做一个有境界的女子:不自轻,不自弃》正在热销中,代表作《做一个刚刚好的女子》。公众号【晚情的休闲时光】【晚情聊育儿】【倾我们所能去生活】创始人。

一个专门讲述女人情感故事的公号

不聊对错不谈三观

每晚八点为你讲述一段隐秘情事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新安百科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新安百科网 X1.0

© 2015-2020 新安百科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