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动漫 https://www.tianfucbd.com/ 话说,一档节目能火到什么程度? 厂长觉得它最有发言权——《谭谈交通》。 是的,它自2018年停播后,外界呼吁重播的声音就不断,还有市民给市里省里写信,热线被打爆...... 包括近两年,热度依然不减。 节目相关视频,在网站上播放量就动辄过百万,还动不动就被送上热搜。 好家伙,既然这么火,它又为啥被停? 难道拿出来赚钱不香吗? 这些疑问,直到最近,才得以解答...... 谭乔。 是一名交警,更是《谭谈交通》的主持人。 镜头前,他能说会唱,段子张口就来,幽默风趣,活脱脱一位喜剧人。 节目停播,他是最难受的一个。 甚至,他说自己曾想过拍摄到生命的尽头,哪怕最后一刻吐血,镜头一关,他也心满意足。 但,世事险恶。 正如他说的,“我要是圆滑,我早就在天空自由翱翔了”,字里行间透露出处境的艰难。 尽管谭乔说的很含蓄,依然能感受到不可抗力,以及他在走红的那些年里,饱受内外夹击。 在“内”: 他身份尴尬,警队没人把他当同事,电视台又把他当交警。 在“外”: 他饱受争议,被质疑节目作秀,收入丰厚,能上镜是因“不同寻常的背景”。 然而,事实证明,传闻全部是恶意的揣测。 谭乔之所以能出镜,是因为他出色的口才和灵活的思维。 此外,鲜少有人知道,他拒绝了其他电视台的“挖角”,推掉过商业合作,放弃月入百万的主播机会。 到现在,他仍是普通的基层,前两年才刚按揭买了一套房。 谭乔的境遇让人唏嘘。 更让人感到愤愤不满的是,一些人因为一己私欲,毁掉的不单单是一档节目,更是无数人的回忆。 看过的都知道,这是一档又好气又好笑又心酸的节目。 从2005年到2018年,它播出整整13个年头。 这些年里,谭乔就举着话筒,在成都的大街小巷“转悠”,找违反交通的人,处理各类交通违法事件。 不过,虽说是交通普法节目,其呈现出的效果却比春晚小品还精彩—— 谭乔嘴皮子666 由于受访者大部分说的方言,谭乔就借此随手就来谐音梗。 像把“劝导警官”听成“川岛芳子”。 把“投放共享单车”听成“偷共享单车”。 能说,还能唱。 当红神曲他更是时不时秀一波。 而除了这些,他还总是“跑题”。 有时,跟中二少年讨论下他的“非主流发型”; 有时,给外地朋友深度科普下什么叫“二百五”。 当然了,谭乔再会侃,没有素材也是无处发挥。 这就要说起,节目中随机出现的喜剧人,哦,不对,是路人。 讲真,以下这些片段,真真印证了那句话,最精彩的当属形形色色的人生。 被随机“教导”的人,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年龄层。 比如“经典永流传”的名场面。 这位开电瓶车,拖着长钢管在机动车道上狂奔的大爷,因为答非所问的对话,红遍全国。 “你该走哪儿” “到二仙桥” “我说你该走哪条道” “走成华大道” “你车子能拉吗?” “只能拉一点点” 对话看似没毛病,可把咱们的谭警官搞的不能冷静了。 看到这,你以为这就结束了? 不不不,更出乎意料,更精彩的还在后头。 中间不知道隔了多久,某期节目,谭警官拦下一个边开车边打瞌睡还闯红灯的年轻小伙。 小伙倒挺开朗,认出谭警官后,便自报家门,“我的叔叔也被你提醒了”。 是的,这位叔叔不是别人,正是“二仙桥”大爷。 小伙还调侃,当时他吐槽叔叔这么大年纪了,上电视也不嫌丢人。 结果嘞,我上电视我帮你丢人,这就是亲情啊。 是的,生活没有剧本,你永远想不到事情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比如有老大哥看到警官抬手的动作,瞬间将警官推倒,上演“霸道总裁”的戏剧场面: 比如光膀子汉子因为不好意思上镜,一手挡脸,一手挡头,给自己打马赛克。 看不下去的谭警官从车里掏出一件几百年没洗过的毛衣,让他披上,在“臭”和“露”中间他选择了“臭”。 再比如让人浑身冒冷汗的“四把菜刀”。 之所以有这个绰号,是因为当事人后备箱放了四把明晃晃的菜刀。 好兄弟一人一把,知道的,是为店里厨师准备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混过的。 节目中,这四人喝酒开车闯红灯,前言不搭后语,时而就地做俯卧撑,吆喝谭警官骑到自己身上; 时而拉着谭警官唠嗑,还邀请喝茶。 好不欢乐。 不过,再欢乐,题跑的再远,谭警官最终都会把重点摆出来。 然而,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谭谈交通》就像周星驰的电影,小时候好笑,觉得一些人不可思议,长大看却发现,生命是如此顽强。 它拍的,也是每个认真生活的人。 是的,这档节目带观众超越“普法”,去探究其背后更深层的原因,看到普通人最现实的生活。 两个字,“心酸”。 一手骑车,一手拿气球的小贩。 他长得黑黑瘦瘦,肢体动作丰富,像个热情开朗的人。 结果说起个人经历,那叫一个难。 “我老婆,都在别的男的家里了” 他的妻子嫌弃他穷,抛弃他和别人跑了,这重创,甚至让小贩产生“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想法。 迫于生计,他每条道走的都是歪的。 “我以前卖烟酒。” “挺好的,怎么不买了。” “工商要抓。因为卖的是歪烟歪酒。” “那不抓你抓谁呢!?” “我还拉过三轮。” “这也挺好啊,怎么不拉了?” “警察要逮啊。” “你是不是拉的歪三轮!” 而这样的人,镜头里还有很多很多。 还有做橱柜的师徒二人。 两人当时同乘一辆电动车,师傅开车的样子很怪异,整个人趴在车上,双手不扶方向盘,车子还超载。 谭警官当场将其拦下。 看了才知道,这车简直要报废的程度—— 线头裸露在外,还断裂,必须手动捏着线才能跑。 再者就是后座也掉了,徒弟屁股都不敢随便抬起。 话说,咱就不能换辆车? 但这车是厂里配的,能走就行。 写到最后,让人五味杂陈。 不禁想起一句话—— 文明是建立是在温饱之上的,但城市的快速发展,是等不及那些底层的劳动人民的。 他们的生长环境,学识,限制了眼界,只能从事些卖力气的活。 但同时,他们又自有一套生活哲学,面对生活,抱以善良,再难也不自怨自艾。 用一句“往前看”,盖过一切! 想来,这就是《谭谈交通》除普法外,带给观众最值得珍藏的东西,也是最让观众所怀念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