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专题 http://www.99wo.com/zt/ 一女嫁三代,还被后世推崇?这种事情恐怕让人无法想象,是一种“圣人不忍书”的事情。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古代女子改嫁都很困难,怎么会有如此荒唐的事情发生?别急,如果告诉你,这位女是历史上著名的美女,王昭君,或许你就不这么想了。 皇帝后悔 王昭君的故事最早记载于《汉书》中,只不过非常的简略。而将她的故事写得有血有肉的,还是300多年后问世的《后汉书》。 按照书中记载,呼韩邪单于来朝请和,汉元帝很高兴,于是就下了一道诏书,大意是说汉朝要嫁5位女子给单于,请宫女们自愿报名。 不过当时没人愿意报名,即便是报名的,也都是一些庸脂俗粉。咱们想想,假设现在让你从北京嫁到荒漠里面去,你肯定是不愿意去。可让人出乎意料的是,王昭君是属于积极报名中的一个,而且属于美女中最积极的一个。 那么昭君为什么会积极报名呢?史书里记载了这么一条,说她是“积悲怨”,意思是说她一直都没有见到皇帝,青春易逝,于是她就请求报名了。 出塞之前,单于带着5位美女见了一次皇帝,汉元帝这才第一次见到王昭君,一见之下大惊失色,长得太美了,汉元帝后悔了。 汉元帝心想,这样的美人儿,我自己留下多好,以前没有见到啊,现在见到了,可惜已经送给匈奴了。 犹豫了很久之后,想想还是以国家为重,以大事为重,不能失信于匈奴,这才忍痛放行。 一女嫁二夫 嫁到匈奴之后夫妻二人还算恩爱,并且还生下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右日逐王。然而好日子没过几年,单于就去世了,于是前阏氏子代立。 这个要解释一下,前阏氏子,说的是呼韩邪前任皇后的儿子被立为单于了,这位单于就是复株累。 试问美人谁不爱?复株累登基后,打算再娶昭君,不过这违背了之前的初衷,于是昭君写了一封信回去,请求皇帝让她返回汉朝。因为之前的使命是嫁给呼韩邪,现在呼韩邪已经去世,那使命就算是完成了。 可惜,这个时候汉元帝已经去世,新任汉成帝接到了信后,回复了一封信,大意就是“从胡俗”。 就这样,昭君就嫁给了复株累单于。 起初昭君还心存芥蒂,觉得一女嫁二夫本就不妥,现在还要嫁给丈夫的儿子,心中自然生出郁结。 可结婚之后发现,新任单于对她很好,平日里嘘寒问暖,让她再次体会到了难得的夫妻之情。 久而久之,昭君逐渐接受新单于,二人也是幸福地度过了十一年的时光,而且期间还生下两位小公主,可谓幸福美满。 按照史书的记载,事情发展到了这里,王昭君基本算是退出了历史舞台,之后正史中很少有关于她的记载。 不过在汉朝的野史,以及匈奴的秘史中,王昭君的故事却远远没有结束。 嫁给“孙子” 首先是公元前1年,乌珠留若鞮单于曾来朝拜见皇帝,但没有提及王昭君的去世事情。 此外到了汉衰帝在位时,他收到了匈奴传来王昭君去世的消息,便派遣使者前去吊唁。 这两次记载都说明,王昭君的实际去世年龄在50岁以后,那么这和正史记载的33岁去世,就有了十多年的真空期。 而按照匈奴的“收继婚”制度,王昭君必须要嫁给新任单于。此外两国的野史中,也记载王昭君嫁给了她的“孙子”珠留若鞮。当然,这个不是亲孙子,不然不符合“收继婚”制度的规定。 所以支持“五十岁去世论”的学者认为,王昭君嫁了祖孙三代,且一共生下一男二女。 其实不论她嫁了几次,嫁给了谁,是她的出现,才结束了汉匈百余年的战争,给两国带来了将近60年的和平,使得汉朝得以休养生息,百姓安居乐业,为之后汉武帝击败匈奴,解决边塞问题,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也正因如此,后世对她非常尊崇,而尊崇的不仅是她的美貌,更是她的贡献和奉献精神。 参考资料:《汉书》、《后汉书》 ![]() |